第二十六章 佳节 (1 / 3)

“噹!”

随着陆羽运用撬棍的本领越来越强,这可怜的核聚变装置终于被他拆光了所有的外壳。

表层结构和线路全都暴露了出来,任由陆羽用手机记录。

在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很快过去,一转眼陆羽已经在这个博物馆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对于其他馆里的科技产品陆羽很少顾及,一心对付眼前的装置。

倒不是陆羽和核聚变装置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在他的认知里这东西对现在的蓝星极为关键,很有可能就是第四次科技大爆炸的钥匙。

早在21世纪之初时,谁也不知道能引领下一次科技大爆炸的科技主体到底是什么。

比如第一次科技大爆炸,虽然从历史上来说是始于欧洲文艺复兴,但真正让生产力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始于蒸汽机。

当然了,要追根溯源,说是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才有了科技大爆炸的萌芽也没错,但落在实际物质上依托的科技主体才是科技大爆炸的支柱。

以此为脉络延续,以内燃机为基础,推动电力学的发展,于是第二次科技大爆发开始,以电力为主的各项科学由此展开,现代科学萌芽。

续第二次科技大爆炸之后,第三次科技大爆炸以计算机发展为主体,延伸出了大量信息化的科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其实依然还在享受第三次科技的成果,人类目前的科技层次依然停留在这个阶段,为下一次科技大爆炸奠定基础。

那么……第四次科技大爆炸的爆点是什么呢?什么是其土壤?由此引领的新一轮科学大爆炸的契机是什么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是人工智能,毕竟前几次科技大爆炸都是以释放生产力为契机,人工智能的兴起,能让人类摆脱繁琐的机械劳动,将创造力投入

有的科学家认为是可控核聚变,蓝星需要更高效更清洁的能源来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更廉价的能源可以让很多已经在实验室里实现的技术进入社会生产中。

在陆羽看来,石油危机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数次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稳定。能源问题解决不了,空有超前的生产方式,也会因为产能不足释放不了生产力。

所以陆羽更支持后者,因此对眼前的核聚变装置更上心一些,而不是去祸害其他科技样品。(注1)

尽管这个博物馆里展示出的科技成果大约只领先了蓝星五十年左右的水平,距离这个文明真正的科技水平相差甚远。

但消化完博物馆里的成果之前,陆羽根本没有考虑去其他区域探索,再多的宝藏拿到手里才是自己的,不然发现的越多,将来被意外逼迫离开时越痛心。

在没有任何打扰的情况下,一个月的时间里,陆羽将博物馆区域探索了大概。

“这大概是主题博物馆,相当于这个文明从前某个时期的科技成果,我们从收集到信息推测,差不多是在灭亡前400年到450年左右。”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